爱在天堂网 — 创建于2016年,绿色网祭,华夏网上纪念馆平台,网上祭祖,网上祈福
用户登录 |免费注册 |帮助中心

爱在天堂网网上纪念平台

点亮一盏烛光,让它照亮你的前方,让温暖为爱导航。

传统殡葬礼仪介绍

吊唁举行完毕之后,就要对死者进行入殓仪式。入殓有“大敛”和“小敛”之分。小敛是指为死者穿衣服,根据史籍的记载,古代小敛是在死亡的第二天早晨的卧室里。那个时候,先把小敛衣陈列在房里,然后铺设好敛床,接着举行着装仪式。主人和主妇都要把头上的饰物卸下来,把头发盘束在头上;男子要露臂,大家都要不停地号哭,以示悲痛至极。主持仪式的人开始为死者穿衣,先在床上铺席,再铺绞,它们的质地要据死者的身份而定。无论贵贱尊卑,死者都应该穿上十九套新衣。穿好以后,亲属用被子把尸体裹上,然后用绞带捆紧。在这以后,再把布囊(称“冒”,分为上下两截)套在尸体上,然后盖上被子,覆盖好尸体。在民间的习俗里,人殓的衣服和被子忌讳用缎子,因为“缎子”谐音“断子”,唯恐因为这个原因遭到断子绝孙的恶报。人们的做法一般用绸子,“绸子”谐音是“稠子”,可以福佑后代多子多孙。此外,在民间殓衣忌讳用带“洋”字的布料,“洋”与“阳”谐音,因为殓衣是给去世之人穿的,也就*间的人穿的。还有忌讳用皮毛制作,兽皮是难得的贵物,而且其对死者无益。殓衣穿好后,有些地方要还要举行开光明和抿目等的活动。

“大殓”在汉族民间俗称为“归大屋”,其实是指收尸入棺。这就意味着死者与世隔绝,与亲人最后一别,所以举行大殓仪式非常隆重。

收尸盛殓的棺材是以松柏制作的,取意长寿,忌讳用柳木,因为柳树不结籽有无子之意。有的地方用柏木做棺材要掺一些杉木,据说完全用柏木做的棺材会遭天打(触雷电)。寿木做好后,搁在那里不能移动,俗说随便移动,对本人不利。棺材外面一般漆成朱红*,写上金字。也有画上花鸟人物的。

大敛的时间是在小敛的第二天,按照民间习俗要先在棺底铺上一层谷草,然后再铺一层黄纸,意思是死者的灵魂能够高高地升人天堂。然后再铺黄绫子绣花的棉褥子,也就我们常说的铺金,在清代后期丧家流行用陀罗经被、如意寿枕等物,意思是超度死者的灵魂升天成仙。在大敛“奉尸敛于棺”的过程中,家人及亲属都要捶胸顿足、嚎啕大哭,用以表现子女们的孝心。在合上棺材之前还要往棺内放些葬物。民间的讲究是让死者左手执金,右手握银,这对于穷人就有一定的难度了,他们一般采用一些变通的方法就是放些铜钱、甚至大铜子之类。

在古人的观念中让死者尸首两分或者不完整都是不合乎礼仪的,所以死者生前从身上脱落下来的东西,都应殓入棺内。这种情况在民间主要是小殓沐浴时剪下来的指*以及死者老年时掉的牙齿都要在大敛时放人棺内。还有对于过去的太监,在其死后大殓时,也要把年轻时为“净身”而爹割下来的生殖器放入棺内,俗语日“来生要脱生个整身子”。

尸体、殉葬物放妥后,接着要钉棺盖,民间称为“镇钉”。镇钉一般攀要用七根钉子,俗称“子孙钉”,据说这样能够使后代子孙兴旺发达。入殓前后,停棺在堂,直至出殡。

爱在天堂网——为仙逝的亲人故友打造绿色网上祭奠平台、创立永垂不朽的纪念馆、开展网上扫墓、生命延续的故事。
      联系我们
  • 联系QQ:1147087205
    联系电话:12345678910

Copyright © 2016 - 2022 www.zxjdw.net All Rights Reserved.

版权所有: 爱在天堂网

粤ICP备12345678号-1918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